时常想,在这个世界上
是不是存在着
另外一个我
她和我不一样
但她,真的是我
//
七月是安生,安生是七月
当安生写下,“全书完,作者七月”,我失落又意料之中地陷入了感动和沉思中。随着安生灰色调的表情投影出年少时纯真到毫无杂质的嬉闹,恬静如水的七月,张扬如火的安生,像是宿命般地成为了彼此心中最好,也是唯一的朋友。
七月遇见安生,像是遇见了那个被深深地藏在心里,渴望张扬又不敢暴露的自己;安生遇见了七月,像是遇见了渴望中的自己,温暖的家庭,安稳的一生。电影的结尾,在波澜不惊中,被规划幸福的七月是挣扎生存的安生,踩着影子过上幸福生活的安生是流浪的七月。
七月说,我恨过你,但我也只有你。七月的恨过不是因为她和家明中夹杂了安生,在这里爱情成了陪衬的样子。七月,她不知道安生在喧嚣的酒吧中,周旋地换了一瓶酒的样子是她最讨厌的模样,还是也曾是她想要过的放肆人生,七月是恨安生,还是恨自己。
七月说,你走吧,这样我才有理由出去。在和家明结婚的前夕,七月选择放开了爱情,成全或是逼迫着自己走出一切都规划好的象牙塔般的小镇,摆脱了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头的人生,去外面经历未知的流离,看所有路途中的风景。七月是勇敢的,因为像七月一样乖乖样子的我们不敢背起行囊独自上路。
七月要离开了,七月妈对七月说,“过得折腾一点,不一定不幸福,就是太辛苦了。但其实,女孩子不管走哪条路,都是辛苦的。”听着心里泛起了酸涩,但无论是哪条路,我们都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,七月是,安生也是。
S或许懂七月的选择,毕业后的S一个人走遍了大江南北,露宿火车站、野外露营、丢了钱包身无分文,她都经历过。她用一架相机记录了内心所有的波澜不惊和所有惊涛骇浪。在旅途中有人问她,为什么要一个人走,为什么不找个同伴,S说,她就是喜欢一个人走,有些旅程只适合一个人,就像流浪的三毛,一个人走漫无边际的沙漠,两个人走就没有了大口大口呼吸空气、大声呐喊的感觉。
流离的七月活成了自己渴望已久的样子,后来安生也是。
年少的安生放浪不羁里隐藏着敏感脆弱,她破坏规矩只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,那种不被注意的感觉像是又一次地被遗弃,所以安生要大声说话,大声笑,像是个混世魔女,但她渴望像七月一样有一个温暖的家,能有一个让她写信的地方。
安生选择了七月,去了远方,她经常会给七月写信,告诉七月她现在的生活,她对七月说,“还好有你,能让我有一个一直写信的地方。”
安生说,她不要生存,她要生活。只有没有家的人才要从小知道生存之道,在百货商店里拿来的耳环送给七月妈,这是感恩也是安生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回馈,更是安生害怕再次被遗弃;在喧嚣的酒吧,安生周旋在酒吧老板和喝酒客人之间换来一瓶免费的酒,离开小镇后,这就是她的生存之道。
但是安生说,“人二十五岁之前叫流浪,二十五岁之后叫浪”,她找了一份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活,认识了老赵,组成了她梦寐以求的家庭,再遇到七月,她已经是过上安稳幸福生活的安生。
“作者:七月”,当安生写下全剧终,她知道从此嬉笑怒骂只剩下她一个人。
安生是七月,七月是安生,她们更像是,我和另外一个我,如果我是柔弱的,那另外一个我一定是叛逆的;如果我是乖乖女,那另外一个我一定是混世魔头;我不敢做的事她一定敢做,我到达不了的远方她一定已经在路上。
她真的和我不一样,但是她真的是我。不知道你是否也曾想过,这个世界上会不会存在另外一个我,我们应该很近,但又好像很远。
我们羡慕另外一个我,因为她所拥有的是我没有的,只是我们是否真的有勇气去和另外一个我交换一生呢。
—END—
温莎
一个用文字行走江湖的女骗子
人山人海,边走边写
//
一个【完颜】杨梅/杨梅干品牌的创始人
和你讲讲女性创业的事
评论